如何养蚕宝宝的技巧(小学生养蚕的整个详细过程)
到公园和校园里摘。一些眼尖的爸妈跑到校园或公园里,总能找到几棵。不过扛不住大家一拥而上,桑叶很快就团灭了。在学校门口的万能小卖部买。别愁,摘不到还买不到吗?说的不是普通菜市场和超市,而是万能的学校小卖部(不过新政策很快就要取消小卖部了)!
为什么每个小学生都养蚕?带娃养蚕,成功秘诀全总结在这儿啦!
为什么全国小学生都一窝蜂地养蚕呀?其实,因为这个时间段的语文课,会上到养蚕的课文,老师们循例会安排一道作业:
让孩子们在家养蚕,写观察日记,记录下蚕宝宝的整个生命周期,最后还会带蚕茧回学校,在课堂上晒晒成果。
1、怎么给蚕宝宝备“粮”安家?
准备工作
哪儿有桑叶?
1. 到公园和校园里摘。一些眼尖的爸妈跑到校园或公园里,总能找到几棵。不过扛不住大家一拥而上,桑叶很快就团灭了。
2. 在学校门口的万能小卖部买。别愁,摘不到还买不到吗?说的不是普通菜市场和超市,而是万能的学校小卖部(不过新政策很快就要取消小卖部了)!商业嗅觉及其灵敏的小卖部,早在冰鲜柜里囤积了大量2元一小包的桑叶,所以可以一解燃眉之急。
3. 淘宝买大包装。要省点钱的话,可以在淘宝直接购买大包装的新鲜桑叶,这些店里还有学生养蚕套餐,像活蚕、蚕种、全套工具这些都有。建议可以顺手再备一些蚕种,因为初始养蚕,很容易把蚕养死,第二拨就要赶着再养起来。
怎么储存桑叶?
摘到或者买回来一大包桑叶的话,记得洒点水、尽快放到冰箱里哦,不然桑叶很快就会干。也要注意别贪心一次性买太多,毕竟放冰箱久了还是容易坏。
怎么给蚕卵安家?
蚕卵要待在干燥的环境中,所以要准备几个干燥的盒子。盒子可以是快递盒,或者其他纸盒子、塑料盒子。如果在淘宝上买了学生养蚕套装,里面会有养殖箱,把养殖箱洗一下,晒干就可以用啦。
为什么要准备几个呢?因为蚕宝宝很娇气,所以要勤于清洁和消毒(晒)盒子,那就得临时换居所;而且如果蚕种孵化多的话,蚕宝宝逐渐长大,不够地儿了,就要分家分盒饲养,否则容易闷到生病。
另外,放置蚕盒的地方一定不能太潮湿或正对太阳,最好选择通风透气的地方。
养蚕流程
从蚕卵到蚕宝宝
把一颗颗小黑芝麻样儿的蚕卵放在蚕盒里,2-3天左右就会孵化出蚕宝宝了。
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像蚂蚁,我们称为「蚁蚕」。身上长满细毛,几天后毛就不明显了。
蚕蚁出壳40分钟之后就要开始喂养了。这个时候用手轻轻拨动小蚕,将它引到桑叶上就可以了。
喂养蚕宝宝
蚕宝宝的生活习惯是吃饱了就睡,睡醒了就吃,所以要时常观察探视,桑叶供给要及时。
喂蚕宝宝之前要把桑叶洗一下,因为怕桑叶上有农药和灰尘,其实就跟我们自己吃蔬果前要洗净是一个道理。
切记:在洗完之后要拿干净的布把桑叶擦干净,不然蚕宝宝吃了有水的桑叶可是会拉肚子的。
蚕宝宝成长蜕皮、吐丝结茧
蚕宝宝养了3-4天后会开始蜕皮,蜕皮一次就是二龄幼虫,蚕宝宝每脱一次皮就增加一岁,它总共要脱四次皮呢。
蚕宝宝很小的时候,吃桑叶的速度比较慢,一般每天放几片桑叶就可以了。蚕宝宝大一点吃桑叶的速度很快。
脱完四次皮后,再过7-8天,蚕宝宝就有小拇指一样粗,这时它的身体会泛黄,有点半透明,爬过的地方可能会有蚕丝,并且整天抬着头不吃桑叶。
这就得给它们找合适结茧的地方了。建议用纸筒(卷筒纸巾的硬纸筒不错),也可以拿小树枝给它搭一个架子,蚕宝宝自然会爬到架子下结茧的。
起初还能看到蚕宝宝活动,后来蚕宝宝逐渐被蚕丝笼罩住,丝越来越厚形成椭圆形,就只能看到白色的蚕蛹了。
蚕宝宝破茧而出
再过7-10天,蚕宝宝就会变成蚕蛾,这时它会咬破蚕蛹破茧而出,雄蚕蛾和雌蚕蛾交配,雌蚕蛾产下卵后,双方自然死去,这就是蚕的一生。
2、养蚕
问题一:如何避免蚕生病和处理病蚕?
养蚕孩子最心痛的,莫过于遇到蚕宝宝中途生病,一筹莫展,然后看着它扭曲、拉水、吃不下桑叶,逐渐僵硬死去的过程。
桑叶健康无水
保证蚕宝宝吃的桑叶是新鲜健康干燥的。在给蚕宝宝喂食前先检查桑叶是否完好无损,表面有没有被虫咬过的痕迹,叶子嫩不嫩,叶子上有没有水。
一定要记住,蚕宝宝不能碰水,不能吃有水的桑叶,所以喂食前要擦拭干燥!
居住环境干净
蚕宝宝住的地方要保持干燥和干净。
蚕宝宝很脆弱,住的地方潮湿或者不干净就容易生病,所以蚕宝宝住的盒子要放在干燥的地方,要及时清理蚕的排泄物。
一旦蚕宝宝生病就要将它与健康的蚕宝宝隔离开,不然蚕宝宝会一片一片死亡。
问题二:遇到蚕死亡,如何纾解娃的情绪?
我们可以和孩子用个小仪式,和蚕宝宝做一次告别,减轻孩子的愧疚和伤感。同时告诉孩子,蚕宝宝和人一样,都会经历生老病死,这是自然界的规律。
蚕宝宝的健康和人的健康一样,是需要注意饮食、居所等方面的问题。珍爱生命,就要敬畏生命、认真对待养护的每个细节。
孩子通过养蚕增长了科普见识,懂得怎么照顾生命,也懂得父母照顾自己的不易。
家长陪孩子养蚕,其实是一场高质量的亲子陪伴,不仅可以加深和孩子之间的感情,也是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一个好时机。